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在辽宁省西丰县建立了第一个国营鹿场--振兴鹿场,之后于1952年又在吉林省的吉林市、东丰、双阳和辉南等地相继建立了十几处国营专业鹿场,开始了专业养鹿的时期,只养鹿2000多头;以后又在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相继建立专业鹿场,饲养梅花鹿、马鹿、水鹿和白唇鹿,到50年代末期养鹿达10万头,是建国初期的50倍,形成了第一个养鹿高峰期;但到了1963年,出现了养鹿业的第一个低谷,这可能与当时国民经济的暂时困难有关,导致大批新生仔鹿被淘汰,有的放鹿归山,这次低谷持续了3年后又开始缓缓恢复;到70年代初期,全国存栏各种鹿达20万只;随着国民经济的振兴,养鹿业开始上升,到80年代初,全国各地国营鹿场多达上百个,养鹿达30万头,出现了养鹿业的第二次高峰;但随着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国营鹿场经济独立后由于自身经营机制不完善而纷纷下马,仅黑龙江省养鹿业就下降了80%,出现了第二个低谷,此次低谷持续了将近4年才开始复苏,养鹿业的第三次复苏是以各地个体私营养鹿场的出现为标志,随着对外经济交流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鹿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这时养鹿业又开始兴盛起来;到90年代中期,经过10年的发展,全国鹿存栏达40万头,而且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多,鹿的品质及其生产力--公鹿的鹿茸平均单产和母鹿的繁殖成活率逐渐提高,同时,在鹿的品种选育、繁殖、育种、鹿病防治、产品加工、饲料营养、环境控制、群体驯养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鹿场经营也由原来的单一国营鹿场发展为一大批由集体、个人、合资、合作经营组成的多种形式,整个养鹿业开始专业化、系统化、规模化、科学化。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50年的努力,养鹿业不论是在存栏数量还是鹿的品种、生产力上都取得了巨大就。
(1)存栏数量及饲养规模
我国现在饲养梅花鹿、马鹿、水鹿、白唇鹿、驯鹿、坡鹿和麋鹿等约40多万头,其中梅花鹿近25万头、马鹿6万头左右、水鹿5万余头、各种杂交鹿万余头。在主要茸鹿中,以东北梅花鹿、天山马鹿和塔里木马鹿的品质较佳,著称于国内外,数量达28万头左右。近20年来,人工育成了居国际领先水平和先进水平的8个梅花鹿和马鹿品种、品系,其数量达8万余头。我国主要茸鹿的饲养区域:梅花鹿主要在吉林省,占全国的70%;马鹿主要在新疆,占全国的35%;杂种鹿主要在东北、华北和新疆,占全国的80%以上。我国的梅花鹿之乡--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饲养数量达4万余头。我国较大的梅花鹿国营鹿场(不含分场)存栏一般达千余头,最大的梅花鹿国营鹿场为吉林省东丰县第一鹿场,存栏为2300余头;最大的马鹿国营鹿场(含分场)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4团养鹿场,饲养塔里木马鹿近2000头。饲养梅花鹿较大的个体养鹿场一般达200~300头,而饲养马鹿(东北马鹿或天山马鹿)的较大个体养鹿场可达150~200头,饲养水鹿的较大个体养鹿场可达500多头。
(2)生产力
我国茸鹿的生产力很高,尤其梅花鹿和马鹿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梅花鹿公鹿的成品茸平均单产可达0.8~1.2kg,母鹿的繁殖成活率达70%左右,每年生产鹿茸总计达50余吨,鹿茸优质率达50%以上,生产利用年限平均达8年左右;马鹿公鹿的成品茸平均单产可达1.5(东北马鹿)~2.5(天山马鹿)kg,母鹿的繁殖成活率可达60%(天山马鹿)~80%(塔里木马鹿等)以上,每年生产马鹿茸总计达40余吨,马鹿茸的优质率在60%以上,生产利用年限平均达10年以上。我国养鹿业的高指标和高生产力,创造了高经济效益,仅主产品鹿茸一项年均创产值5亿多人民币。
(3)养鹿的教育科研成果
随着养鹿业的不断发展,在养鹿的教育科研上我国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总的说来我国养鹿业的科研教学工作是以提高鹿茸产量为主要目标。我国茸鹿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有赖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茸鹿科学研究又主要是应用技术的研究,并面向茸鹿生产的主战场。1956年我国首先成立了吉林省特产研究所,专设有茸鹿研究室,后于1982年又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至今,设有经济动物研究室茸鹿课题组。1958年建吉林特产学院,专设了经济动物专业,以后相继又在有关农林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置了"野生动物专业"和"药用动物专业"等,40年来为祖国养鹿业培养了大批硕士研究生和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与典型鹿场一起试验,研究解决茸鹿的繁育、饲料、营养、饲养管理、驯化放养、疫病防治、设备条件与产品加工技术、产品成分分析及基础理论等方面重大技术课题。与此同时,随着规模化养鹿的兴起,国家对养鹿学的科研投入加大,全国各院校共同合作,从1958年至1998年8月,研究项目达上千项,获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茸鹿驯化放养、鹿的人工授精技术、梅花鹿的营养需要、茸鹿品种品系选取以及育、杂交优势的利用、杂交育种、鹿茸加工新技术、生茸机制的研究、多种添加剂饲料等产品成分分析、鹿保定药物研制、鹿茸加工设备及深加工、控光养鹿、鹿胎、鹿皮和乳鹿皮的开发利用、鹿品种标准化、鹿的结核病、坏死杆菌病、缺硒和缺铜病、伪狂犬病等项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居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尤其是"双阳梅花鹿品种培育"和"茸鹿杂交优势的利用"、"梅花鹿营养需要"、"茸鹿驯化放养"、"鹿的人工授精"等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均为世界领先水平。这些成果推广应用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的单项成果年增收支额达千万元。特别是在品种选育方面,经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已成功地人工育成了梅花鹿中的双阳梅花鹿和西丰梅花鹿品系,著称于国内外;在马鹿方面,人工选育的天山马鹿和塔里木马鹿,特别是天山马鹿清原品系闻名于世界,而且现在又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较有前途的东天二元杂交和东天塔三元杂交等茸肉兼用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