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0)

饲料生产企业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日期:2017-04-06     来源:广东深圳澳华农牧( 集团) 有限公司    作者:刘自锦    浏览:151    评论:0    
核心提示:生产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要素。生产设备管理是对使用设备的综合管理, 它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
       生产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要素。生产设备管理是对使用设备的综合管理, 它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设备维修管理。生产设备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进度、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设备管理的任务
1.1  正确地选购设备, 按照先进性和经济性原则,选择优良技术装备的设备。
1.2  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为此,要认真研究设备运行的技术规律。如磨损规律、故障规律,运用先进的检测、维修手段和方法,灵活采取各种维修方式和措施,维修保养现有设备,使之处于最佳状态。
1.3  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加强设备的经济、组织管理,以降低设备管理各环节的费用。
1.4  为了保证企业生产有序进行及技术进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
 
2    设备管理的内容
2.1 实行设备全过程管理
       就是将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管理,以求得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最佳效益。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是从总体上保证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 做到安全、节能、环保,避免设备积压和浪费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2.2 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设备管理,本质上是对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运动有两种形态:一是物质形态,表现为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二是设备价值运用形态, 表现为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改造更新资金的筹措、积累、支出等。前者形成设备的技术管理,后者形成设备的经济管理。它们分别受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支配。设备管理的目的,是要达到最佳的技术状态和经济效果。因此,需要同时加强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此外,还要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组织管理。
2.3  实行设备全员管理
    现代企业中,设备数量众多,型号规格复杂, 并分散在企业生产、科研、管理等各个领域,如果单靠专业管理的机构与人员是难以管好的。因此, 要把与设备有关的人员组织起来参加设备管理,使设备管理建立在员工群体的基础之上。
 
3    设备的选择
3.1  设备选择的重要性
       传统的设备管理,往往从设备的使用开始,忽视了设备选择这一重要环节。其实设备选择是企业设备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无论对于新建企业选购设备、老企业购置设备或自行设计、制造专用设备, 以及购进国外装备,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现行的厂内设备管理体制,对新设备的选择,经常被分割开来,由几个职能部门或个人分别管理, 因而,容易产生一方面各职能部门都只能从各自的分工范围出发考虑,无法从技术经济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全面评价;另一方面, 购入的设备一旦发生问题,容易互相推诿。
       因此,设备的选择主要应由设备部门负责,再把有关部门组织起来,对设备进行综合评价。
 
3.2 设备选择的考虑因素
3.2.1 生产性。指的是设备的生产率。一般以设备的单位时间(小时、轮班、昼夜、年度)的产量来表示。目前,在提高设备生产率方面的主要途径有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等,在选择设备时,要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对这些方面提出适当的要求。
3.2.2 可靠性。从广义上讲,它是指精度、准确度的保持性,零件耐用性,安全可靠性等。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无故障地发挥规定机能的概率。
3.2.3 安全性。指的是设备对生产安全的保障性能。
例如,是否安装有自动控制装置,以提高设备操作失误后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如自动切断电源、电动停车装置等。
3.2.4 成套性。指设备的配套水平。设备配套包括:单机配套,是指一台机器中备有随机工具、附件、部件的设备成套;机组配套,是指一套机器设备的主机、辅机、控制设备以及其它设备的配套;项目配套,是指一个新建项目所需的各种机器设备的成龙配套。如工艺设备、动力设备和其它辅助生产设备的配套。
        此外,还要从节能性、耐用性、维修性、环保性等几个方面考虑做到统筹兼顾。
 
4     设备的经济评价
        在选择设备时,还要测算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寿命周期费用由两大部分费用组成:①投资费。它的特点是一次性支出或集中在短时期内支出的费用。自制设备包括研究、设计、制造费用。外购设备包括设备价格、运输费、安装调试费。②使用费(维持费)。指的是在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内,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而定期支付的费用。主要是能源消耗费、维修费以及保险费、操作该设备的人员工资。
       进行设备经济评价时,首先要了解不同设备在购置时支付的投资费是多少,然后估算不同设备在投产使用后,平均每年必须支出的使用费。由于换算方法不同,设备经济评价可分为年费用法和现值法两种。
4.1  年费用法
       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把购置设备一次性支出的投资费,依据设备的寿命周期,换算成相当于每年费用的支出,再加上每年的维持费得出不同设备总费用。据此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即最优的设备。
4.2  现值法
       现值法同年费用法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把每年使用费通过现值系数贴现到最初投资年限,即相当于换算成最初投资额的数额。再与投资额相加,得到在寿命周期内全部支付的现值的合计数来比较和选择方案。
 
5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5.1 设备的磨损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一方面生产出产品,另一方面自身也在运转中被消耗,即某些零部件被磨损,以至逐渐降低原有的性能。这就是设备的物质磨损,也叫有形磨损。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用途、性能的设备,购置价格将会不断下降。甚至同样用途,但性能和效率更好的设备也不断地被设计、制造出来,这就会使原有设备的价值受到影响,这种损失称为设备的技术磨损,也叫无形磨损。
       设备的物质磨损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指设备在运转中受到机械力的作用,零部件会发生摩擦、振动和疲劳等现象,致使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实体产生磨损;第二种是指设备在闲置过程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加上保养、管理不善,自然锈蚀,丧失其精度和工作能力。在正常情况下, 设备的物质磨损主要是在运转使用中产生的磨损。
       机器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磨损,大致都会经历下列三个阶段:①初期磨损阶段。零件之间表面上的高低不平处以及氧化层、脱炭层,由于零件运转时互相磨擦的作用,很快就会被磨平。尽管这一时期,设备可以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效率,但这一段时间较短。②正常磨损阶段。此阶段内一般地零件的磨损随时间匀速增加较缓慢。设备可以有很高的生产率及加工质量,此阶段时间较长。③剧烈磨损阶段。此时正常磨损关系正被破坏,使得磨损剧烈增加,最后导致零件损坏,设备停车。而在此以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率大为降低。所以,一般是不允许零件使用到剧烈磨损阶段的,在零件趋向于正常磨损阶段后期时就应加以修复或更换。此阶段时间也较短。
       为了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就必须做到合理使用,经常维护,以延长零件的正常磨损阶段。
 
5.2 设备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机器设备,需要做到如下几点:①根据设备特点,恰当安排任务。各种设备的结构、性能、精度使用范围都各不相同,根据每种机器设备的技术条件来安排工作任务,才能保证机器设备正常运转,保证生产安全。②为设备配备相适应的操作工人。并要求操作者熟悉并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加工范围和维护保养技术。③为机器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对高精度设备的温度、湿度、防尘、防震等工作条件应有严格的控制,对于普通精度的设备也要创造适当的条件。④制定有关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指导工人操作维护和检修设备的技术法规。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是合理使用设备的重要保证。
 
5.3   设备的维护
       目前较多的企业是实行“三级保养制”。三个级别保养的区别见表1。


5.4   设备的修理
       通过修复和更换,使设备的效能得到恢复。我国企业较为普通采用的设备维修制度有以下几方面。

5.4.1 计划预防维修制度
       简称计划预修制,计划预修制的基础是设备的磨损理论和规律。它是有计划地进行维护、检查和修理,以保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的一种组织技术措施。计划预修制主要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计划修理(小、中、大修)。
       计划修理,按照对设备性能的恢复程度,可分为大修、中修和小修三种。其工作内容见表2。


        计划预修制的基本特点是在于通过计划来实现修理的预防性,它采用两个基本手段,即计划修理方法和修理的定额标准。
       计划预修制中的计划修理方法有:①标准修理法(或叫强制修理法)。这种方法对设备的修理日期、类别、内容,都预先制定具体计划。不管设备运转中的技术状况如何,严格地按计划规定执行。②定期修理法。这种方法是根据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参考有关检修周期,制定设备修理工作的计划和大致的修理工作量。确切的修理日期和修理内容,则是根据每次修理前的检查,再详细规定。③检查后修理法。这种方法事先只规定设备的检查计划。根据检查的结果和以前的修理资料,确定修理的日期和内容。
       计划预修制中的定额标准主要有:①修理周期,是指完成按计划排列次序的一套修理项目后,整个循环过程中设备的工作(运行)时间,是制订修理计划的衡量指标。②修理间隔期,是指完成相邻两次同类型修理项目设备的工作(运行)时间,是修理计划实施效果的衡量指标。③修理周期结构,是指在一个修理周期内,大修、中修、小修(有时也包括定期检查) 的次数和排列的次序。
5.4.2  保养修理制度
这是由一定类别的保养和一定类别的修理所组成的设备维修制度。这种制度首先是在交通运输业的汽车运输设备中推行的, 以后扩展到金属切削机床等设备。设备保养修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是: 日常修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计划大修。由于这是一种有计划地进行三级保养和大修理的制度, 所以叫做保养修理制度。
5.4.3 预防维修制度
        预防维修制度是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研究、形成的一种设备维修制度。它的基础是设备的故障理论和规律。预防维修制度中包括的设备维修方式主要有:①日常维修。包括定期检查、日常检查和保养。②事后维修。也称故障维修,对非重点设备在发生故障后进行维修。发生故障后维修,可以节省维修费用。③预防维修。一般是指对重点设备以及一般设备中的重点部位进行的预防性维修活动。④生产维修。指事后维修与预防维修相结合的维修方式。对非重点设备采用事后维修,对重点设备采用预防维修。⑤改善维修。指结合修理进行设备的改装、改造。⑥预知维修。也称预报维修,在设备监测技术基础上产生的针对性很强的维修方式,如对重大精尖设备某处进行监测、预报、维修。⑦维修预防。在进行设备设计、制造和选择阶段,就考虑设备的无故障和维修原则,即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
       各种维修活动、方法和性质区分可以用图解的形式来表示,如图1所示。
       在图1中,1与2说明维修活动和方式两大类别。1是被动状态,2是主动状态。
       图中的(1)~(5)是通常的维修活动方式,(3)是预防故障发生的最积极手段,(4)是将故障排除在停机以前的一种办法,(3)是使(4)更为科学合理的有效手段,(3)、(4)、(5)都属于预防性维修性质。(1)和(2)缺乏预防措施,属修复性维修,但是(2)+(3)(以客观的监测手段为主)后就成了(4)的改进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6     设备的更新
       设备更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讲,是指原设备不能继续使用时,以相同的设备进行替换。广义的讲, 还应包括原设备虽可继续使用,但经济效果不佳时的替换。前者是一种简单的更换。在当前技术进步很快的条件下,这种简单的更换不应占重要地位。占重要地位的应该是以效能更高、性能更完善的先进设备,代替物理上不能继续使用和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在进行设备更新时,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对设备寿命与更新方式进行合理选择。设备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生产开始,至需要进行更新所经历的时间。设备寿命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三种。
 
6.1  物理寿命,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投入生产开始,经过有形磨损,直到技术上不能按原有用途继续使用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6.2  技术寿命,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投入生产以后,由于新技术的出现,使原有设备丧失其使用价值而被淘汰所经历的时间。技术进步越快,技术寿命越短。
6.3  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全新状态投入生产开始,到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所经历的时间。设备经济寿命是设备综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设备更新、改造决策的重要依据。
       设备的经济寿命叫做设备更新期。影响设备经济寿命或更新期的主要因素有:
       ①效能衰退。所谓效能衰退是指现有设备与其全新状态相比较,在工作效率上降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磨损, 致使其效率逐渐衰退。与此同时, 设备的维持费逐年增加, 从而导致对设备的更新。②技术陈旧。技术陈旧是指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 产生了新型设备, 而现存设备与新型设备相比较工作效率低, 生产费用高, 从而导致对设备的更新。③资金成本。资金成本是指购置新设备所支出的资金或投资的成本, 它的大小对设备的经济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7    设备改造
       设备改造是指应用现代技术成就和生产经验,改变现有设备的结构,给旧设备装上新装置、新附件,改善现有设备技术性能,使之适应生产需要。设备改造与更新,都是解决设备陈旧问题的一种经常性手段,但两者各有特点。设备改造对于解决设备陈旧问题来说,具有以下优点:①设备改造与更新相比,针对性强,对生产适应性好;②在多数情况下,改造旧设备可以比更新设备投资少、时间短、人工省、收效快,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设备改造的经济合理性,要与消除设备磨损的其它方式,如大修理、更新等对比进行研究。
       饲料作为食品行业的上游产品,其技术性和安全性备受社会关注,因此要求更高,不论从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设备管理都有明确的定义和社会制衡,而饲料生产所产生的粉尘、高温高湿及化学污染和锈蚀,又使设备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饲料企业的设备管理任重而道远。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饲料机械预加工公众平台广告预定公众号供求信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