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配方因素分析
饲料原料的制粒特性对颗粒饲料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原料组成与配比对颗粒性能的影响较大,占40%。因此,在进行饲料配方设计时,不仅要根据工艺师的经验来确定最佳原料配比,而且必须考虑各原料之间存在的最佳协同效应。如新鲜原料在压缩时易产生弹性变形,而离开制粒机压模的约束后又会产生颗粒膨胀,造成颗粒裂隙。因此,在进行颗粒饲料配方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饲料原料的配比情况及其对颗粒饲料质量产生的影响。
1.1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是决定颗粒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蛋白质具有胶黏性,以含蛋白质较高的谷物和动物副产品为原料的饲料制粒性能较好。此外,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不同,所需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也不同。
1.2谷物和油脂添加量油脂可降低饲料颗粒间天然的固结作用,随着
饲料中谷物和油脂添加量的增大,颗粒饲料的质量也趋于下降。因此,在满足动物需求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油脂的添加量。
1.3淀粉含量淀粉在高温、高水分的条件下容易糊化,在颗粒饲料制粒过程中起到天然的黏合作用。但在低温、低水分条件下,淀粉不仅不能糊化,还会产生脆性颗粒,进而影响颗粒饲料的质量。一般的制粒过程中,淀粉糊化程度只能达到20%左右,耍想进一步糊化就必须提高温度和蒸汽压力。添加了糖蜜和尿素的饲料原料,其淀粉糊化温度应控制在80℃;过高的水分会使淀粉饲料原料吸收蒸汽能力下降,达不到糊化所需的温度。淀粉糊化能提高颗粒饲料质量以及饲料的消化率。因此,在饲料制粒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淀粉的糊化温度。
1.4原料粒度原料粒度越细,表面积越大,蒸气吸收越快,越有利于水分调节以及提高颗粒的产量与质量。原料粉碎性能对颗粒性能的影响占20%。原料粒度越大,制粒效果越差,压模和压辊的磨损以及能耗越多,产量也就越低…。因此,比较理想的原料粒度分布是:3.35 mm以上的原料占1%;3.35~2.00 mm以上的占5%;1.00~2.00 mm以上的占20%;0.50mm以上的占30%;0.25~1.00 mm以上的占24%;0.25mm以下的占20%。另外,不同种类的颗粒饲料要求不同的粉碎粒度,如牛饲料粉碎的粒度为3.0 mm左右,仔猪、雏鸡和水产类饲料原料需用1.0mm的筛片进行粉碎。
2、蒸汽及调质因素分析
温度的控制和蒸汽量的供给直接影响颗粒饲料的制粒性能。调质效果影响颗粒性能的比重占20%。为了获得质量稳定的颗粒饲料,根据饲料品种以及配方设计,制粒机调质温度必须控制在期望值附近。畜禽饲料的调质温度为75—90℃;水产饲料的调质温度为85~100℃;牛饲料制粒采用高压蒸汽,调质温度应低于78℃;如果饲料中含有热敏性的原料(乳清粉、巧克力粉等),调质温度应小于60℃。在制粒工序中,过多的蒸汽易造成原料软化,堵塞模孔;而过高的蒸汽温度会产生裂痕、焦化等问题,影响制粒机的制粒性能。粉状饲料水分含量在15.5%~17.0%之间效果较好;若水分超过17%,饲料粒子间结合力下降,物料打滑,不能压入模孔,可能造成堵机现象。
3、设备因素分析
3.1环模和压辊环模的材料需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强度不够会使材料在模孑L进口处产生塑性变形,影响颗粒的品质;耐磨性不够会使模孔磨损,环模报废,影响成本。
环模的几何参数主要包括模孔的有效长度(压模的厚度)、孔径、径深比、粗糙度和间距等。各种参数的不同设置均会对制粒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环模压辊本体以及转速等因素在颗粒性能好坏中占15%。对一定厚度的环模来说,孔径越大,粗糙度越小,模孔间距越小,物料在孔中越易于挤压,生产率越高,颗粒饲料的质较松散,粉化率较高;反之,孔径越小,粗糙度越大,模孔的间距越大,物料在孔中越不易被挤出,生产率越低,颗粒饲料越坚硬,粉化率就越低。对一定孔径的环模来说,径深比过小,物料在孔中易于挤压,颗粒质地较松散;而径深比过大,则会造成颗粒过硬。为获得较好制粒性能,达到制粒机最佳状态的工艺效果,可根据各种饲料特性正确选择径深比。
对于畜禽配合饲料,模孔径深比的正常范围为l:9.5~1:12.5;虾饲料模孔的径深比正常范围为1:18~1:23。
辊模间隙是影响生产率和电耗的参数之一,通常为0.1—3.0mm。辊模间隙过大,物料易打滑,从而影响物料挤压,增加粉化率且使产量减小,电耗增多;辊模间隙过小,模辊磨损加大,物料经挤压水分蒸发加快,使物料易干结,从而堵塞环模,影响生产率。一般来说,辊模的最佳间隙为在环模转动时有一半的压辊面被带动,另一半的压辊面不被带动。
3.2环模转速和喂料速度制粒机的环模转速和喂料速度对颗粒饲料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较高的环模转速有助于减少压辊与环模表面饲料的厚度、增加产量,但颗粒饲料质地较松散。因此,合适的环模转速才能保证产品质量。一般来说,3.2~6.4 mm粒径以环模速度为3~6m/s最佳;粒径大于16.0 mm时,环模速度在2~5 m/s最佳。喂料速度影响制粒机负荷程度,进而影响制粒的产量与质量。因此,应根据原料的成分及压制颗粒的大小来调节喂料速度,以使物料流动均匀,保证制粒机在稳定状态下工作。
3.3产量制粒机的制粒产量和动力输入相关,动力输入是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关键控制参数‘引。了解产量、动力输入和颗粒饲料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许多可变因素影响制粒机产量,如粒度、制粒机的结构、蒸汽质量、压模规格、压模状态等。当压辊和环模结构参数一定时,保证物料层厚度处于最佳值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环模制粒机的产量。此外,提高压辊直径也可以有效提高供料区物料层厚度,即提高颗粒饲料的生产效率。但是,当辊径、模径比超过一定值后,反而会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
3.4冷却和干燥条件通常情况下,制粒机中物料的出机温度高达75 ~90℃、水分含量为14% ~16%,颗粒易破碎,贮存时易发霉。因此,需对颗粒料进行冷却处理,以排出颗粒料中的水分及热量,使颗粒料温度降至与室温接近,水分降至13%以下,这样既增加了颗粒的硬度又便于贮存。影响冷却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冷却时间和吸风量。冷却时间一般为5—25min;吸风量越大,冷却越快,易造成颗粒表面开裂,导致颗粒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颗粒粉化率增加。吸风量与颗粒的直径有关,颗粒直径越大,吸风量越多。因此,在冷却颗粒料时,宜采用小风量,时间长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颗粒内部和外部充分冷却,得到合格的冷却颗粒料。
3.5切料刀颗粒饲料的质量还会受切料刀锋利程度的影响。制粒机的切刀不锋利,柱状料不能被切断而是被打断,这样会造成打断的颗粒料两端面粗糙,成品含粉率增高。调整切刀主要影响饲料颗粒长度。调节切刀退出时,刀口与环模之间距离变大,饲料颗粒变长;切刀与环模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m,以防止刀头碰撞到环模发生意外。水产料专用切刀是一种超薄型的刀片,厚度为0.4~0.8mm,调整时刀口应贴紧环模,喂料量增加颗粒变长,喂料量减少颗粒变短。
4、小结
颗粒饲料的质量受原料配方、工艺环模、压辊设备等因素综合影响。因此,选择最适宜的工艺条件和性能良好的设备,才能最大化地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和制粒性能,进而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饲料颗粒机、秸秆颗粒机是养殖户们压制颗粒饲料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