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但是迄今为止仍未形成如奶牛业中人工授精那样的规模和获得可观的效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目前,畜牧业发达国家猪的人工授精普及率达90%以上。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表现出分布不均衡,其中在南方各省区应用较普遍,在北方则应用较少。造成猪人工授精技术落后的原因,一方面有工业化水平较低,设备上落后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认识上的严重滞后。忽视猪的人工授精研究与推广工作,认为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50 年代已大面积推广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任何人只要几分钟就可以掌握了”。因此,这项工作不被重视,大部分种猪配种站人工授精技术不过关,效果不明显,养猪户图方便愿意采取本交,放弃人工授精,这也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
1 推广优势
实行猪的人工授精有诸多优点:①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1头种公猪只能担负30头左右母猪的配种任务。若采取人工授精,1头种公猪可达到相当于100头公猪本交的配种量。②可以节约大量种公猪的购置费用和饲养管理费用。③可以增加种公猪的选择余地,有利于优秀种公猪遗传潜力的充分发挥和提高商品猪质量及整齐度,加快猪的改良速度。④可以异地配种,特别是对农民的散养母猪配种极为方便。打一个电话,配种员即可登门服务,减少以往赶猪、运猪的不便和不良影响(如母猪受到损伤、热天中暑等)。随着销售方式的变革,猪精液将有可能于不久后进入门市销售,这对供应商和用户都更为方便。⑤可以减少种猪生殖道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种公猪同时与数十头母猪交配,由于无法对公猪的阴茎进行彻底消毒,容易造成一些疾病的接触感染及传播。⑥实行人工授精可以随时对公猪的精液质量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可立即停止使用,避免因精液质量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及时对种公猪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⑦降低劳动力成本,给母猪实行人工授精的时间通常比本交所花的时间少,因此,配种时所需的劳动力投入减少。不过采用人工授精在精液处理上需要较多的人力投入,因此,人工授精对劳动力的投入主要取决于每次采配母猪的头数,如果输精母猪的头数增加,那么每次输精的时间就减少,数量越多,节约的时间和劳动力就越多,因此在大型猪场中,人工授精对劳动力的节约更为明显。⑧降低猪的应激水平。自然交配对母猪尤其是对初配小母猪来说,是一个应激程度相当高的刺激;携带应激敏感基因的高瘦肉率的公猪只有通过人工授精才能有效使用。人工受精可有效降低配种的应激程度。
2 存在的问题
人工授精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除具有优点外,也有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①需要培训技术人员。人工授精需要有专门的、熟练的技术人员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影响繁殖成绩。②长期保存稀释精液有一定的难度。现在最好的常温保存液仅能保存7 d左右,冷冻保存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才能在生产中应用。 ③增加实验室设备和试剂成本。必须具备常用的设备如显微镜、消毒设施、各种器皿及试剂。④如果使用感染了疾病公猪的精液,疾病传播的速度要比自然交配方式快得多,这是由于许多疾病可以通过精液传染,人工授精配种的母猪数量比自然交配要大得多,如果某头公猪染病而监测不力,就可能造成疾病的迅速扩散。
3 应对策略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成熟,广大饲养户也希望掌握该项技术。对种公猪经营者来说,这更是一件好事。只要我们加强宣传力度,做好技术服务,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处理好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普及就不难实现。
3.1 政府重视,畜牧技术推广部门把猪的人工受精推广工作落到实处,抓重点,树典型。建立完整的优良种猪与人工授精配套体系。
3.2 搞好人工授精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掌握一整套成熟的人工授精技术,要注意从众多的配种员中选择责任心强,有耐心地进行重点培养,为提高受胎率提供技术保障,人工授精员的技术水平对于使用人工授精进行配种的养猪业的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3.3 首先在中大型猪场推广人工授精工作,因为开展猪的人工受精工作后,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如节省种公猪的引种费、饲养种公猪的饲料费、饲管人员的管理费、免疫接种费、医药费及水电费等,并且受胎率和产仔率都高于自然交配,能起到推广示范作用。
3.4 扶持乡、村人工输精站工作,在技术和一些输精设备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3.5 加强种畜禽管理工作,对于没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特别是没有系谱和引种证明的不合格种猪,不能用于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