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必读:精细养猪,精细在哪?
一、宏观的精细
宏观的精细体现在猪场设计、品种选择、人才培养、经营管理模式等,这些都是在建场伊始就必须考虑到的,每一项的不到位、失误都会对以后的生产管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宏观精细是围棋上的布局(或战场上的布阵),每个棋子都经过精确计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 猪场设计
猪场设计是一次性的工作,它需要设计人员从地理环境、猪场规模、管理模式、发展思路多方面着想,如寒冷地区必须考虑冬季保温,炎热地区必须考虑夏季降温,大规模猪场必须考虑布局合理,周转便利,分期建设则要考虑一期工程的方位,以后建筑时对生产的影响,猪场密集地区则必须考虑严格的防御设施。
以上这些每一个专业设地人员都能考虑到,但一些细节却是人们容易忽略的,我认为有以下几处:
1、严寒地区冬季舍内通风换气
现在许多猪场都存在冬季通风换气不良现象,舍内经常保持高湿度、严重污浊的空气,对猪生长(主要是仔培猪)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仔猪生长缓慢,疾病不断,甚至大批死亡,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追根到底是因为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中也曾采用多种手段加以弥补,但收效甚微,重新改建又困难重重。如果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通风换气问题,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
2、严寒地区冬季入场消毒问题
进场车辆通过消毒池对轮胎消毒是入场必经手续,但在零下30多度地区,这一办法无法实现。有的猪场采用机器喷雾消毒轮胎,由于每种消毒药都不可能杀灭所有病原,消毒区域往往变成了人为的传染源。但如果我们在场区设计时将购猪车辆限制在场区墙外,饲料原料库或成品库的设计避免了这些消毒手续,那么这些问题就简单多了。
3、炎热地区夏季防暑
现在许多地区夏季防暑都主要用水,频繁用水给水处理、存放带来了压力。如果在建场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夏季的污水处理会让许多经营者焦头烂额,今天农户找来,明天环保找来,经营者的精力无法集中在生产中来,对生产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4、单元化饲养与全进全出
单元化饲养全进全出对猪场防病,提高生产水平的好处,已为绝大多数养猪人士接受,但许多猪场由于设计的因素却无法办到,改建却又费时费力,增加成本,如在建场时考虑到这一点就不会有这此麻烦了。
5、猪场扩建
猪场扩建时,施工人员和饲养人员混杂在一起,进出车辆人员繁杂,给疾病预防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造成大面积发病,这需要在设计时有计划将各种问题考虑到,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2000年河北省一猪场在扩建时带进了五号病;2002年夏,远方猪场扩建后发生园环病毒病,都给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
其它影响因素还有交通信息、城市扩建区域等。所以在猪场设计时更要精细。
(二)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仅次于猪场设计的大问题,影响长远,一旦感到不适,要改变则需伤筋动骨。在我国品种引进时也曾经历了许多的不顺利,如迪卡猪引进后,由于严重的萎缩性鼻炎导致以后无法推广。皮特兰猪有很高的瘦肉率,但却由于应激太大让一些养猪者望而却步。PIC是优秀的配套系猪种,但由于要求条件高,一些猪场引入后遭遇了大面积呼吸道病的传播,损失惨重。也曾在前几年,人们在引入高瘦肉率国外品种后,出现大批后备猪不发情,淘汰率曾高达30%以上。
我们提倡精细养猪,在品种选择上,我们应注意什么?我认为,在考虑高生产性能,高瘦肉率,高饲料报酬的同时还要考虑到:
1、适应性 所选品种应能适应当地气候,猪舍条件,饲养人员素质,猪场管理水平等。丹麦长白猪曾因不适应坚硬的水泥地面和粗放的饲养方式易患肢蹄病而无法推广。高瘦肉率品种没有高蛋白全价饲料,其生长速度比不上一般品种,广东猪种到北方,因气候冷,患风湿病而淘汰的猪不在少数。
2、必须了解原猪场的疾病情况 现在流传一句话:“引种过程就是引病的过程”。如果不了解该场疫病情况,盲目引种,带进疾病的危害会远远超过种猪带来的效益。应该提前了解病情,加以防范,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做到引种防病两不误。
3、杂交利用 两品种杂交所产生和杂种,其生产性能往往高于其父母平均数,称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生产成绩的捷径。但有的品种间杂种优势明显,有的则不明显。如用生长速度快的杜洛克公猪和繁殖性能突出的长大二元母猪交配,产生的杂种优势很明显,在许多地区得到了推广。其它的配套系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杂交利用的最佳组合,商品代猪在许多方面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选种时单纯地选择纯种猪作种,既增加了引种成本,又不能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对生产不利。
(三)人才培养
猪场用人不多但分工很细,干同一工种的人数有限,饲养工作又是技术性相对较强的工作,一旦某一环节人员断档,将会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所以培养人才应是猪场始终坚持的方针。
1、培养后备人才
现在养猪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能长期稳定的现象不多,而一旦人员变动,会出现前后衔接不上。据我们了解,一个万头猪场,如果更换场长,新场长到位需一个月时间方能进入角色,技术人员理清头绪也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期间,生产水平降低是显而易见的;而如果人们场内有后备力量接替,缓冲一下新旧人员交替,就可以大减少这方面的损失,所以培养后备人才是一个场必不可少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