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0)

中粮与中储粮领导人交叉启用 增加国际粮食价格话语权

   日期:2016-01-12     浏览:399    评论:0    
核心提示: 中粮作为行业老大,应该去外面买码头、港口,而不是和我们打价格战。一位央企的高管当时向记者表示,中国的粮食企业在国际上一点话语

 “中粮作为行业老大,应该去外面买码头、港口,而不是和我们打价格战。”一位央企的高管当时向记者表示,“中国的粮食企业在国际上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2014年中粮先后拿下荷兰农产品贸易集团尼德拉,香港来宝集团的来宝农业的控股权,2015年底收购了来宝农业的剩余股份。

  在此之前,中粮集团并没有表现出央企粮食航母的霸气。2004年,宁高宁来到了中粮,当时的中粮集团还是严重依赖粮食贸易加工的基础领域的央企。

  随后,不断有更小型的粮食企业并入其中,形成中粮目前的规模,并被称为中国粮油领域的“巨无霸”。

  宁高宁依旧沿用资本扩展的模式,大量收购相关资产和企业并重点开发中粮的地产。

  在这期间,也曾被指责,中粮应该回归保障粮食供应的央企使命中来。

  后来,宁高宁并没有放慢在粮油领域扩张的脚步。与国际粮商形成了近距离“肉搏”的态势。中粮旗下的福临门和益海嘉里的金龙鱼,开始了“贴身开厂”的时代。

  在中部某省,益海嘉里选址开设粮油加工厂,中粮马上跟进,一定要在路的对面再开设一家加工厂。“我们总是在分析,金龙鱼是怎么做的。”宁高宁向记者解释。

  宁高宁卸任中粮的最后一个期望,就是能够看到中粮成长为国际化的大粮商。

  无论在华润还是中粮,宁高宁面对的都是充分市场化竞争的领域,这给了他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设想,而中化集团的宁高宁时代如何开启,还是一个问号。

  抱团出海

  在赵双连前往中粮之前,中粮和中储粮基本是各自为营。

  目前中国虽然是粮食的大进口国,但是并没有多少国际粮食价格的话语权,尤其是在芝加哥期货市场上,中粮、中纺粮油等企业经常露面,但是中储粮没有交易权限。

  由于中储粮代表着国家储备,因而时常产生国际粮价的波动。

  中储粮的行动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围剿的情况一再发生,不仅仅是在小麦市场上,大豆在近年也遭遇了轮番炒作。

  记者从另一粮油央企处获悉:“有一次,国储委托中储粮分别两次向国际大豆市场询价,两次询价都造成了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的暴涨。”一位参与芝加哥期货交易的人士透露,“国储对这种情况非常苦恼。”

  由于国储委托中储粮进行采购,而中储粮在国际市场上很少露面,因此国际市场对此非常敏感。

  中储粮油脂公司人士曾经向记者透露,通常的交易模式是“管理国家储备的部门会直接给中储粮信息,其内容直接就是给谁打电话,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等。这些都是政府已经谈好的”。

  但是这种模式直接让其他的中国企业陷入被动。“国外的机构要早于我们知道国储的采购计划,直接推涨价格。”

  此外,一位央企境外期货操盘手也同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每一次中储粮购买的大豆量并不多,但是中储粮背后的国储背景能够推高价格。而且,中储粮的影响将被炒作者放大。”该人士表示,“我们也承受了压力,外国企业比我们知道的情况还早。”

  而此番中粮和中储粮的领导人交叉启用,“意味着,中粮和中储粮未来会有更密切的合作,这也是我们行业需要的,一起增加中国企业的话语权,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国产大豆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登高表示:“两家企业如果能在保障供给的前提下,保障质量安全,保护农民的利益,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对行业发展就是非常有利的。”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饲料机械预加工公众平台广告预定公众号供求信息公众号